首页

魅族女王百度云

时间:2025-05-24 01:13:50 作者:一帖“乌梅汤”的启示:中医古方为何能“常推常新”? 浏览量:39499

  中新网3月1日电(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)3月1日起,2023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开始了。一些纳税人可以申请退税,也有一些人需要补税。

  2023年度个税汇算开始

  2023年度个税汇算办理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。简言之,就是在平时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“查遗补漏,汇总收支,按年算账,多退少补”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纳税人如需在3月1日至3月20日之间办理年度汇算,可在2月21日至3月20日每天的早6点至晚22点登录手机个人所得税APP进行预约。

  个税APP显示,截至2月29日,3月1日-3月3日已经约满了。

  如果你不着急的话,无需抢在前几天扎堆办理。3月21日至6月30日,纳税人无需预约,可以随时办理。

  个税APP截图。

  哪些人需办理汇算?

  一般来讲,只要纳税人平时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,都需要办理年度汇算。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,需要办理年度汇算的情形分为以下几类:

  第一类是预缴税额高于应纳税额,需要申请退税的纳税人。依法申请退税是纳税人的权利。只要纳税人预缴税额大于纳税年度应纳税额,就可以依法申请年度汇算退税。

  第二类是预缴税额小于应纳税额,应当补税且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纳税人。

  第三类是因适用所得项目错误或者扣缴义务人未依法履行扣缴义务,造成2023年少申报或者未申报综合所得的纳税人,应当依法据实办理汇算。

  应退或应补税额=[(综合所得收入额-60000元-“三险一金”等专项扣除-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-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-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)×适用税率-速算扣除数]-已预缴税额

  人民币资料图。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

  享受哪些税前扣除?

  下列在2023年发生的税前扣除,纳税人可在汇算期间填报或补充扣除:

  (一) 减除费用6万元,以及符合条件的基本养老保险、基本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;

  (二) 符合条件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、子女教育、继续教育、大病医疗、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、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;

  (三) 符合条件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、商业健康保险、个人养老金等其他扣除;

  (四)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。

  纳税人与其配偶共同填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、子女教育、大病医疗、住房贷款利息及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的,以及与兄弟姐妹共同填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,需要与其他填报人沟通填报扣除金额,避免超过规定额度或比例填报专项附加扣除。

  需要注意什么?

  根据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《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》,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、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7年底。

  因此,中新财经提示,在办理个税汇算时,年终奖需要在单独计税或者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之间做出选择。

  不同的计税方式会影响纳税金额,可以通过个税APP分别计算一下,选择更划算的计税方式。

  另外,补税必须要补。汇算需补税的纳税人,汇算期结束后未申报补税或未足额补税的,一经发现,税务机关将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向纳税人送达有关税务文书,对已签订《税务文书电子送达确认书》的,通过个税APP及网站等渠道进行电子文书送达;对未签订《税务文书电子送达确认书》的,以其他方式送达。同时,税务机关将依法加收滞纳金,并在其个人所得税《纳税记录》中予以标注。

  所以,广大纳税人要依法办理个税汇算,避免影响自己的纳税信用。(完)

【编辑:岳川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北京:游客国庆假期体验VR中轴线

“对两岸婚姻家庭来说,大陆也好、台湾也好,一边是娘家、一边是婆家,都是我们根之所在、心之所系。我们是一家人,也希望更多人回到家乡来。对于两岸来说,我们是桥梁、是纽带。”台湾中华两岸婚姻家庭交流协会理事长赵二娟如是说。

广州花都加快临空总部经济集聚

答:半导体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,经过数十年发展,已形成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,这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一段时间以来,美国频频泛化国家安全概念,滥用出口管制措施,人为割裂全球半导体市场,肆意干涉其他国家企业间正常经贸往来,严重背离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规则,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。中方对此一贯坚决反对。

国际识局:哈马斯重量级人物接连丧生,加沙停火难度陡增?

杭州9月28日电(林波)站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时空坐标系上,如何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大运河及其沿线文化遗存,让大运河文化绽放璀璨光彩?

中方:西班牙是欧洲地区大熊猫国际合作繁育成果最丰硕国家

港澳台和海外华媒感受湖南郴州古韵新貌

通过上述工作,引导外商在医疗相关领域扩大投资,引入更多产品和服务,丰富完善我国医疗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,促进我国医疗行业整体水平更快提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